滿懷歡喜地走出石塀小路,這一帶就算是祇園了~祇園一帶非常適合散步式地慢。慢。逛~
沿著下河原通走,很多小商店滿有意思的,古老的建築,沒有太多招牌,又像住家,如果不要看到處擺放的飲料販賣機,倒是還可以想像走在古代~
好有意思的布幔~
在這裡很長看到穿和服的女生~
還是可以看到賣力的車伕~
抬頭還可以看到八坂塔~(京都真的是古都,她的電線可以跟越南有的比,哈~)
日本刻意保存下來的古都,留下好多傳統文化,但,似乎許多傳統文化也面臨最後傳人的窘境~(有興趣可以看看壽岳章子寫的『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
什麼都很好看~
這棟看起來有點歷史的建築,原來是旅館~(那種一泊二食有專人服伺的日式旅館~這次沒試到,下次要來試試看~)
咦~怎麼又看到這兩位和服小姐~一直往前走就是八坂神社了~
八坂神社~這個鳥居有斷厚~
八坂神社側門~
八坂神社不用門票的~
八坂神社感覺就是京都市民有空沒事來走走逛逛的地方~
又見操著熟悉的台灣話,穿著和服的同胞來搖鈴祈福啦~(是說,在京都看到穿和服的機會真的比其他城市多好多耶~不管是不是日本人,哈~)
這裡常會舉辦活動,像過幾天的中秋節就有舉辦『觀月祭』~
過了這個鳥居,就是円山公園~(咦~怎麼又見到之前的兩位和服小姐?真是太有緣了吧~)
八坂神社裡有好多商社奉納的燈~
獻燈~
獻燈+鳥居~
獻燈+石雕~
出了神社,旁邊有個房的外牆吸引我~
上面釘了許多木板,有長方形,長條型,有屋狀,上面有寫上商社的名字,我想,可能也是奉納的一種吧~
這是八坂神社的大門了~紅亮亮~
走到對街看八坂神社大門~
出了八坂神社,走過對街,再繼續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大大的花見小路指標~
或許是時間不對,下午來花見小路,店家多還沒營業,人潮也不多,當然也沒看到什麼藝妓,只是大概走一下,興趣缺缺~
於是,又走過大路,到對街的巷子逛逛,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結果,又是有意外的驚喜呢~
走著走著,就發現有小河流~這裡很幽靜呢~
小溪流旁還有店家,感覺真不錯~
原來這一帶是白川,巽橋~
垂柳,小路,小溪流~
這裡好有傳統京都味呢~
沿路的黑色外觀建築~
原來這裡是祇圓新橋~重要傳統建築保存區~
還有人在拍婚紗照呢~
日本人做事真的好仔細,角度,裝扮,左顧右看,搞半天,我還沒看到攝影師開始拍咧~哈哈~不過在這裡拍婚紗照,還真棒耶~
白川祇園 十六夜櫻?是怎樣的故事呢?很好奇~
光看這樣,又讓我想起江南西塘的小溪小河,感覺很類似~當然建築不同,各有風味~
走過小橋,才到達店家門口,感覺很棒耶~
想像一下,古代身穿和服,或是有藝妓陪伴,走過小橋,夜晚欣賞月光,聽著小河流水聲,享用美味佳餚,哇~真是一大享受呢~
越看越棒~
接近日落時分,再晚一點,這一帶的餐廳店家就會開始營業,聽說晚上這裡可以看到藝妓舞妓出沒呦,我們沒待那麼晚,不過有驚鴻一瞥就滿足啦~呵呵。。。
離開祇園新橋,慢慢散步往三条通的飯店方向去~
路邊發現有間專賣河豚的餐廳呢~
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下次有機會再來享用吧~
隨便一條小道,怎麼都這麼有味道啊~(漸漸喜歡上在京都散步的感覺~)
居然有條小河流耶~小河流就在小道上,這條小道沿路有餐廳,住家,雖然樸實,但很舒服~
出了小道,走過對面道,就可以看到這景色~
這條是鴨川~
沿著鴨川,旁邊有許多餐廳,都有擺設面川的座位,一邊看川(?哈),一邊吃飯,也很愜意呢~
三条大橋~歷史悠久,因為是連接的路是三条通,所以就叫三条大橋~橋墩是特色~
河堤岸還有街頭獻藝呢~在這裡生活真是太悠閒的贊呢~
黃昏時來這裡做在河岸,聽聽現場演唱,看看人來人往,享受初秋的涼爽,人生,就該這樣吧~
過了三条大橋,沿著三条通走,還有個三条小橋呢~也是歷史悠久的~
從祇園逛到三条通,這一大段路都是用走的,在京都的每一天,每天都是走到鐵腿,走到腳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每天靠著休足時間回復,但是,心很滿足~
<京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