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每到12月就是我們全家的假期,去年前年都衝去日本,今年想說好好待在台灣,讓瀚瀚愷愷多認識台南,特別是我的家鄉-安平。
先從離我們家開車不到十分鐘就到的「漁光島」開始吧!
說真的,我這個僞安平人還是第一次來漁光島,正確來說應該是從這個方向來:從健康路三段往安平走到底,接上漁光大橋來到漁光島。
漁光島也就是三鯤鯓,我記得小時候都是從四草大橋那個方向左轉進來,就是以前的秋茂園(噗!現在也沒有秋茂園了,改成橋頭海灘公園。這真是六七年級同學才懂的事情啊!)。不過以前秋茂園走到底是兵營,也無法接到漁光島(應該是吧?沒敢走到兵營那。),這樣說來我還真是第一次來漁光島呢!
過了漁光大橋後,就憑感覺右轉或左轉吧,其實都一樣,因為漁光島就是個小島,右邊走到底也是要轉回來,左轉走到底也是要轉回來,因為今天想去看看蚵寮,所以過了大橋就右轉,走到底看到右邊的海那裡,往內走,就到了。
這個路墩裡面不是水泥,是蚵殼。
哇!深深吸一口氣,嗯~濃濃的海味~~
這裡整排都是養蚵人家啊!
剛好前方有個竹筏上有人在整理蚵串,把蚵殼一個一個綁在粗鐵絲上,然後掛在一根長竿上,之後就要把這跟長竿放進海裡,慢慢的等蚵肉長出來。
據溫ㄤ說,這樣放在海裡大概五六個月後可以收成,期間不用投料,也不用餵食,嗯,當然,就是養貝殼的概念。只需要有人潛下海去查看成長狀況就可以。
整排的竹筏船上面都放著裝有蚵的籃子。
整籃整籃的蚵啊!
然後分裝小盆,以我走挑的經驗(咦!),這樣的分法跟販售有關,大概買賣就是依籃的重量或數量來計算吧!
剛好也有人正在分裝,他把蚵從粗鐵絲切下來,然後放進盆裡。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他工作,我想他也覺得我們好無聊,幹嘛一直看著他。
在這個氛圍跟環境下,空氣中就剩下海鳥的叫聲、海浪聲跟船行經的噗噗聲。說真的,如果我一個人來,我真的可以就這樣靜靜地默默地看著他工作。發現來這裡還滿療癒的。
這個看起來像是下海時沈入海裡固定的工具,像是船錨的東西。
好像怪手的釣鉤,把蚵籃從竹筏傳移到岸上。
蚵拉上岸後,就送到碼頭旁的幾間用鐵皮搭起的棚子裡,裡面有很多人正在取蚵,把蚵肉從蚵殼取出來,這些蚵就是我們在安平老街吃到的蚵嗲囉!當然也會在日本料理或是海鮮店吃到生蠔,就可能是從這裡產出的囉!
好多蚵啊!
已經取出蚵肉的蚵殼。這些剛取出蚵肉的殼就可以再被放進海裡繼續養。
乾掉的蚵殼。
這蚵寮區域不大,沒什麼人,大概是我們來的時間沒什麼人吧,通常做水產的都是很早起或是凌晨活動的吧!
剛好有看到來載蚵的貨車,在安平老街附近也有人專門取蚵肉的。
剛剛的入口旁的路邊,成堆成山的蚵殼。
原來我家附近就有這樣的地方,這天也讓瀚瀚愷愷認識到養蚵這件事,滿有教育意義的。
安平真的好好玩!
蚵寮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