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流浪。大學畢業後的第二份工作(2002~2003)@台灣。台南某中藥廠

離開在雲門的第一份工作後,從台北的租屋處一路搬回台南家。(感謝高中同學特別從台南開車上來幫我搬家!)

順便提一下,那時候我是住在淡水,而雲門辦公室在復興北路,為什麼住那麼遠?其實是原本之前一起租房的屋友要搬家,我也就跟著搬,住在天邊外的淡水,騎車單程就要一個多小時,搭捷運淡水線轉公車前後也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為什麼要住這麼遠?

主要也是因為想要下班後疏離一下繁華熱鬧擁擠的台北市區,每次搭捷運或是騎車從台北市區慢慢離開,前往淡水經過八里河岸,這個從喧嘩趨於平靜的過程,好似洗滌一天身心靈的疲累,其實還滿療癒的。反正,那時年輕,想做就去做,沒有想太多。

回台南後,沒有直接轉接下一份工作,在家當米蟲了好一陣子,當時覺得累,從大學獨自北上到基隆念書,畢業後接著在台北工作,常常聽聞妹妹在家裡吃好住好,自己在繁華都市裡省吃儉用的(其實有的沒的花費也多),非常羨慕,也會希望就在台南找份工住家裡就好,這樣省錢又有得好吃。

就是這樣的想法,我就回台南找工作了。

不過台南市區的工作不像台北那麼好找,台南市區大多是中小企業,不然最多的就是補教、幼教之類的,最多的就是一般行政工作或是業務助理類的,那時候的我也不可能去當業務類的工作,加上想找離家不遠的,像那種在台南縣的工業區那種雖然工作多,但一點兒也不想去,實在也是太遠了。(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都是自己害的,挑三撿四的,哈哈!)

就這樣在家混著找工作,大概幾個月後終於找到一份離家騎車約五分鐘可到的工作,工作內容是特助的助理,公司是一間中藥廠,主要產品就是在一般藥局可以買得到的那種科學中藥。

這間是家族企業,很小的公司,人員組織相當簡單,老闆(姊姊)、特助(姊姊的弟弟)、執照藥師(一人)、生產操作人員(二人)、會計(一人)、行政(一人)、業務(全省約五位)、業務助理(一人)、我。

公司跟工廠在同一棟,這棟建築就是南部常見的透天厝,在一個小巷子的透天厝,一樓是辦公室跟小倉庫,二三樓是生產區。一樓樓面寬約三公尺,房子是長形的,就是很小很小的小公司。

這樣的小企業基本上就是業務下訂單,生產部就照數量及預估庫存量來生產,藥師就負責配方及採購原物料,會計每個月結算也不複雜,最多就是計算業務獎金會有紛爭(難免的),行政就是看大家的出缺勤、辦理產品證照、政府官方文件、還有許多有的沒的雜事。業務助理就是接收業務的訂單,統計大家的業績,跟催出貨的情況等等。

那我做什麼?我是特助的助理,主要就是協助特助的業務,特助叫我做什麼就做。

這位特助是從小就去美國的,本來在美國過著養尊處優、爽爽生活的公子哥,因為父親過世,姊姊叫他回來接公司,弟弟當然心不甘情不願的,加上媽媽也想回台灣,就陪媽媽回來,也就順理成章地來公司上班。

基本上我也不太清楚到底特助的工作是什麼,因為業務也不是他去跑,業務都做很久了,產品配方也有資深藥師在看著,姊姊是老闆,但也很少出現(大概也是掛名的),所以基本上特助就是一種象徵性的工作吧!哈哈!每個月看營收利潤,公司沒有什麼大問題就沒事。

那到底請我來當助理做什麼?

其實特助雖然是弟弟,當然也想做出成績讓姊姊放心,弟弟就是那種很天馬行空、想做這作那的,可以算是行銷部門吧!所以我也免強算是行銷部門助理這樣。

具體來說,我的工作內容就是去了解業務的銷售活動,到各藥局去向藥師舉辦一些產品說明會,藉此加強藥局藥師對我們產品的認識,更多機會向來藥局的消費者推薦(這個很重要,跟藥局藥師關係好,藥師清楚我們的產品也更有信心推銷,當然利潤不能少啦!)。

因為要辦產品說明會,所以決定做一本產品說明書,把公司所有的產品針對功效、成分、適合對象等等都清楚文字化,集結成冊,做成一本書。也就是產品目錄吧。

這件事是我負責的,從文字編輯、跟印刷公司討論版面設計、選色、選封面紙質、印刷到印刷出來編制成冊,這樣寶貴的經驗真是很難得,說明書完成不僅獲得成就感,也跟印刷廠設計小姐學了不少印刷排版的小知識。

說明書完成後,當然就是要來去辦產品說明會囉!

選定幾個縣市來辦,找適合的場地,如當地小飯店的會議廳,由業務請各藥局的藥師們來參加(藥師不是邀請就會來的,這可是看業務平時跟藥局的關係了~),安排當天說明會的流程,當然還要帶上贈送參加者的禮物。

如此一來,也學習到如何辦產品說明會了。

接下來,特助說要做一個新產品-中藥茶包。這是新產品開發了。

我不是行銷專業的,哪裡知道什麼新產品開發,藥師給配方後,接下來到生出實際產品的這段過程都是要由我去搞定!

這件事情對當時的我是大挑戰,但我覺得這是有趣的事情,親自完成一個產品的呈現,很酷耶!

於是就去找適合的茶包袋廠商、封包機,同時要跟設計師討論茶包的線籤、茶包包裝袋、茶包的包裝紙盒,寫紙盒、紙袋上的文字,定價這件事不是我,特助去搞定。這個產品也是透過全省業務去跟藥局推銷,在藥局架上販售。

因為這樣的產品開發過程,我第一次接觸到產品包裝設計師,那個年代第一次看到那麼大台的桌上型蘋果電腦螢幕,平面設計師都是用蘋果的,也第一次了解茶包的製作過程,原來茶包成本很低(哈哈!)。第一次知道政府食品藥品署規定健康食品包裝上不能宣稱功效,所以市面上許多健康食品的包裝上文字都大同小異。第一次知道要算成本,要計算賣多少數量才會獲利,要多久才會獲利。。。

這次我的工作很商業化了,不是.org,是.com了。

還好,我只是負責做出產品來,沒有背負業績壓力~

除此之外,我還從特助身上認識到「電子音樂」,Techno,因為他很愛聽,還常會燒Techno的CD給我聽,最厲害的是,特助還會自己辦Techno舞會!有專業音響、DJ、售票的那種。

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認識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人,原來他們在美國西岸的生活是那樣啊!

所以草包如我,又增廣見聞了不少,雖然只有短短一年多,也獲得許多工作經驗。

後記:

第二份工作讓我很幸運地接觸到產品,認識到市場銷售,中藥廠在銷售給各大藥局的模式、利潤,了解到通路才是王道。

因此,我接觸到「行銷」及「業務銷售」,雖然只是皮毛,但多是很寶貴的經驗。讓我日後接觸這類工作時,能有概念去進行。

最重要的是要感謝當時特助的信任,大概也是讓我去做,大家都是年紀差距不大的世代,好溝通,也願意嘗試,因此讓我從中獲得第一手經驗,非常感謝他!

 

備註:因為不清楚現在這間中藥廠的營運狀況,所以沒有寫出名稱。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