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又到了,小雨大雨雷雨一起來,想必水庫最近常處於滿位狀態~台南市有四個較大的水庫:曾文水庫、白河水庫、烏山頭水庫和南化水庫,處於嘉義台南之地的曾文水庫是台灣最大庫位的水庫,而其中烏山頭水庫是最早興建的,是由日本人八田與一規劃,歷經十年建造,1930年完工。
八田與一對台灣早期水利工程給予很大的貢獻,除了規劃興建烏山頭水庫幫助嘉南平原一帶農田灌溉外,也參與嘉義、台南、高雄下水道工程,曾文水庫現在位置是他提議的,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也是他提出的,他自東帝大畢業後的人生跟台灣就有了一世的緣份~(大家跟google了解一下嘿~)
我們照著google地圖走,來到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門口,一看大門關起來,原來實際入口在另一邊,而且園區售票處是從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入口購買,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的票就是烏山頭水庫的門票,沒有另外販售,而且也沒有實體票券,是以購買發票為憑~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不大,基本上就是四棟遺留下來的日式建築,其中主要是參觀八田先生當時工作生活的「八田宅」。
1920-1930年烏山頭水庫興建期間八田先生跟妻子都住在這裡~
就像我們常見的日式建築~
屋內全部是榻榻米地面,所以進屋要脫鞋,若是沒有穿襪子要換現場提供的拖鞋。
好寬闊的空間感~
大門入內最左邊是八田先生工作的房間/書房,窗明几淨,往右看是屋外,往左看是屋內庭院~
一些舊式物品,不確定是不是八田先生的,有些是友人捐贈擺設的。
八田先生家最厲害的是妻子生了八個小孩!!兩男六女!全部都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的。
浴室。
隔壁是廚房。
廚房旁這間大概就是吃飯的飯廳吧~
飯廳旁邊這間大概是喝茶的地方吧~
這裡的物品全是古董了~
茶室旁這間空間比較大,小圓桌上還擺放了一台小型手動縫紉機~這裡大概是家庭的生活區,或是媽媽的手工縫紉間吧~
拉門上的手把都有一樣的印花~
來去庭園看看~
八田宅入口右側立有八田先生的妻子-米村外代樹的銅像,跟八田先生一樣是金澤人,是醫生的女兒,16歲高中畢業就相親與八田結婚,然後就跟他來到台灣,生了兩男六女,然後一生就待在台灣了~可以想像到八田先生忙碌於台灣各地水利工程,她一定時常得獨自照顧八個小孩,照料家裡大小事務,光想到我帶兩個小孩就累,她怎麼這麼厲害!
最讓人感動的是,八田先生在1942年遇難死後,她還是住在台灣台北,日本戰敗後,她帶著其中三個孩子回到烏山頭這個她跟八田先生曾居住10年的房子,1945年9月1日她留下遺書,跳入八田先生規劃興建的烏山頭水庫自殺,說要追隨八田先生去~她跟八田先生的骨灰一起葬在烏山頭~(真的很感動啊~)
然而因為是日本人,他們的小孩都被遣送回日本,但他們從小到大生長熟悉的地方是台灣啊~~
這裡的庭園不小,還有高大的芒果樹,行經芒果樹下,差點被掉下來的大芒果砸到,只差那幾秒,哈~
我想當時應該沒有這個過門~
很幽靜的庭院,如果他們的小孩現在回到這裡,會有什麼感想呢?
八田先生書房~
或許以前沒有這個水池?
這裡大概是以前洗衣打水的地方~
八田先生書房外露台。
八田宅前還有一處網球場。
園區大概就這樣大小,右前方的建築物是間可以在熱天吹冷氣的商店。
「赤堀宅」,另一棟日式建築,現為蔦町和菓子店,有日式茶點還可以租借浴衣。以前是技師宿舍。
「阿部宅」,現在是知樂堂琴齋,有古琴演奏活動,以前也是技師宿舍。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雖然是經過翻修,不過設計是實際參考金澤當地的建築,除了日式建築外,其也提供我們當時日治時代日本對台灣興建水庫工程所有相關周邊建設的工作,當然日本的專業技術、生活文化等也是具有相當珍貴的參考價值。
我們到園區參觀期間還有遇到幾位日本人來,不是跟團,是幾個人經由在地朋友帶來的,畢竟烏山頭離台南市區有些距離,一般觀光團幾乎不會特地安排來這裡,日本人來這裡也不是看日式建築,我想他們大概是想看看過去日本人對台灣帶來什麼貢獻及影響吧!也或許他們是八田先生的後代子孫?
延伸閱讀:
台南@民生綠園圓環附近景點 台南公會堂(吳園)、林百貨、台南孔廟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