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對許多人來說應該就是個台南古蹟景點,但對從小在安平長大的我而言,有點像是遊樂場。
小學一~四年級我就讀石門國小,大概從學校走到安平古堡約10分鐘吧。記得四年級放學後常和同學來安平古堡,古堡階梯走上來上面的平台,圍牆有一層一層的小平台,每層平台相隔約一公尺,最底層大概超過一公尺,我們就從最上層跳到下一層,再跳到下下一層,其實滿高的!
後來想想四年級的我不過130-140公分,這樣一層層跳下來滿可怕的啊!女生這樣跳真是不像樣啊!大概玩到夕陽初上,就沿著延平街蜿蜒小巷走到石門國小後門,我阿公家就在後面,同學家在阿公家附近,再跟同學玩一會,然後再走回家,阿公家離我家大概走五分鐘吧,很近。
總希望想把媽媽我自己的美好回憶灌輸給兩兄弟,希望他們也能體驗台南的美好,只要有時間就常帶他們來安平各古蹟景點,其實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生長的地方,讓古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有次週日一大早就帶他們來,趁著遊客還沒來,也當作早晨運動。反正台南市民入內免費,多多利用啊!
記得小時候上來這裡時不會想進去,當時好像只是擺放介紹資料,室內滿陰暗的。
我應該把我小時候的照片找出來對照一下~
我小時候在安平古堡拍照的記憶都是跟阿公一起,因為阿公喜歡拍照,喜歡帶我跟哥哥出門去拍照,去安平古堡拍、秋茂園拍~
我想安平古堡一定帶給許多家族美好的回憶,一代一代的家族照片,訴說不同的人事物回憶,唯一不變的 是古堡,紅磚、泥牆、石柱~
這個世紀各大古蹟景點的最大進步大概是古蹟紀念品商店吧~去除原本的歷史考究資料展示,改為商品販售,不過說真的,有古蹟紀念品當然好,但或許品項越少會不會越好?多些留白空間成設古蹟本身的特色。
古蹟紀念商品店有時候會影響遊客對該景點的印象,越精簡表現特色、商品項越少,有時候更能聚焦,雜貨店式的紀念商品店常讓人感到太觀光化,本來想找古蹟特色商品,可能最後只買瓶水就匆匆離開了。
這裡保存安平古堡初始的地理圖。
1662年鄭成功與荷蘭的條約內容,內文範圍好細啊!閱讀起來也滿有趣的。像是18條的第一項,「雙方都要把所造成的一切仇恨遺忘。」這項似乎不容易做到吧?呵呵~
既然要當成早晨運動,那得登上瞭望台才行啊!
愷愷說:「沒問題!我可以!」
瞭望台的鐵窗上有繫著鎖跟字條,其實我不太懂這樣的意義啊!這裡是熱蘭遮城瞭望台啊~~登台遙望遠寄祝福嗎?
果然愷愷嘻嘻哈哈輕鬆登台啦!
遠望出去的確是台灣海峽~
太陽漸漸大了,準備下古堡~
幾百年的氣根~
這片殘壁從小到大沒什麼改變~大概就是多了個碑吧~
安平古堡的紅磚層跟其他地方很不同,這裡是有加入蚵殼的~
一早來的好處是人不多,兩兄弟怎麼嬉鬧媽媽我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
晨運結束,滿頭大汗,來支冰消暑一下~
順便看看: